覆土:从稻田中选取20cm以下的中层土或河泥土,使用前进行暴晒处理。如果是发病地区,土壤需要使用菇丰2000倍液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建堆盖膜闷5天后再使用。
培养料病菌处理:在发病地区,培养料同样需使用菇丰2000倍液进行处理。当菇床出现病症时,及时挖除染病部分,并朝其余部分喷施杀菌剂。此外,发病区域内不宜浇水。
一、食用菌如何防治褐腐病
1、覆土
(1)首先要选取未含有食用菌废料的土壤,应选取稻田中20厘米以下的中层土或河泥土,经太阳暴晒后使用。
(2)在发病区土壤中宜用杀菌剂处理,如用菇丰配成2000倍液喷雾,边喷边翻土,而后建堆盖膜闷5天后再使用。推广河泥砻糠覆盖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带菌的几率。
2、培养料病菌处理
在发病区,培养料宜用杀菌剂拌料,如2000倍液的菇丰。当菇床出现症状时要及时挖除,撒上杀菌剂,让其干燥,病区内不要浇水,避免孢子、菌丝随水流传播。
二、食用菌冬季管理方法
1、温度
(1)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
(2)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
(3)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确保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2、湿度
(1)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50%-60%,此时应及时补水。
(2)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以井水为宜。
(3)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在冬季基本无需进行补水。
3、空气
(1)注意通风换气,防止寒风袭击。菇蕾发生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积过多,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
(2)通风换气应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进出棚内操作时,应从棚的南侧进出,避免干冷的寒风袭击。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