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秋和母秋可以按照入秋月份区分、按照入秋日期区分、按照入秋白天和黑夜区分。
按照入秋月份区分:公秋,指入秋时间为农历6月份。母秋,指入秋时间为农历7月份。
按照入秋日期区分:农历的单数日是公秋,农历的双数日是母秋。
按照入秋白天和黑夜区分:白天入秋即为公秋,晚上入秋即为母秋。
一、怎么区分公秋和母秋
1、按照入秋月份区分
(1)立秋,通常在农历六月份或者七月份。
(2)公秋是指在农历六月份入秋,母秋是指在农历七月份入秋。
2、按照入秋日期区分
(1)一般按照单双日区分,不是按照阳历日期,而是依据农历立秋的单双日。
(2)公秋是指农历的单数日子,母秋是指农历的双数日子。
3、按照入秋白天和黑夜区分
(1)主要根据入秋时间的白天和黑天区分。
(2)公秋是指白天入秋,母秋是指黑天入秋。
4、公秋和母秋有什么说法
俗话说:“公秋爽,母秋凶”,意思很明确,如果是公秋天气比较凉爽,而要是母秋,则天气仍然炎热,是秋老虎发挥余威。
二、各地立秋有什么习俗
1、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
2、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3、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三、立秋南北习俗的区别
立秋时节,南北不光气候差异明显,在习俗上也是大有不同的。比如:
1、南方
(1)江南
“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江南地区在立秋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
(2)金华
在浙江金华地区,吃清凉糕是立秋必不能少的传统习俗。所谓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等到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看着就像是白凉粉一样晶莹剔透。
(3)台湾省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而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2、北方
(1)天津
特别讲究在立秋这天早晨吃甜瓜,晚上吃西瓜,称“咬秋”。寓意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2)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3)北京
立秋之后,北方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人们食欲增强,于是就想吃点肉把膘补回来,于是就有了“贴秋膘”的说法。像北京在立秋这天,京城的百姓都会排队买肉,回家炖上一锅。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