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土施用:土壤条件影响磷肥肥效,应按需分配磷肥品种。
氮磷钾搭配施用:小麦试验,氮磷钾配施增产效果好且利用率高。
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增强根系活力。
因作物施用:不同作物对磷需求不同,喜磷作物施磷肥效果好。
适期施用:作物苗期是需磷关键期,磷肥宜早施。
筛细施用:过磷酸钙贮存易结块,施用时需打碎过筛。
一、磷肥施用方案
1、因土施用
(1)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发挥肥效。
(2)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2、氮磷钾搭配施用
据在小麦上试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搭配施用增产6.4%。氮磷钾配合施用,能相互促进,保持营养平衡,化肥利用率通常可提高20%-30%。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助于提高磷肥肥效。
4、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5、适期施用
作物需磷的关键期是苗期,此期施用能发挥效率。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非常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所以磷肥应尽可能作基肥、种肥、秧田和苗床施肥、蘸秧根及早期追肥。
6、筛细施用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7、集中施用
(1)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特别是在各种黏质土壤上,如果撒施磷肥,则不可发挥肥效。
(2)而采取穴施、条施、拌种和蘸秧根等集中施用方式,将磷肥施于根系密集土层中,则可缩小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利用率。
8、分层施用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通常每亩施磷肥20-40kg,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9、根外喷施
用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喷施时间以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较好。禾谷类作物可用1%-3%的浓度,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10、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再配施锌肥1kg,硼肥0.5kg,增产效果更好。
11、适量施用
磷肥当季利用率虽低,但其后效非常长,通常基施一次可管2至3茬。因此,当磷肥一次施用较多时,不必再每茬作物都施磷肥,一般1-2年基施一次即可。
12、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施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通常应错开7-10天施用。
二、磷肥能撒在地面上吗
1、磷肥可以撒在地面上,但是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
2、磷肥通常需要经过融化和分解之后才可以被作物的根部和茎叶所吸收、利用,如果直接将其撒在地面或干燥的土壤中会造成养分的浪费和流失,因此在使用磷肥的时候通常以采用穴施、条施、沟施等方法来施肥为宜。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