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卫生部健康专家认为进入老年的行列要从65岁开始,但实际上60岁以上的老人即可过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宴师、妇女休息等。
一、多大年龄的老人可以过重阳节
1、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过重阳节。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2、中老年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人们从感觉上来判断。卫生部健康专家最近在一次报告中说,进入老年的行列要从65岁开始。但实际生活中,通常60岁以上就应该算老年人了。
二、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1)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2)古人重阳登高,本是为了避邪。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也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
2、吃重阳糕
(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农历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
3、赏菊并饮菊花酒
(1)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2)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5、宴师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
6、妇女休息
农历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三、不怕重阳十天雨只怕立冬一天晴的含义
1、“不怕重阳十天雨,只怕立冬一天晴”,是一句相当经典的农谚,它是把九月初九重阳节和立冬,以及冬季的天气联系在一起了。也就是通过重阳节、立冬来预测冬季的天气情况。
2、这句话的意思是,重阳节就算连着下十几天雨都没关系,但是立冬这一天不下雨的话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重阳节是九月初九,正好在秋季。秋天虽然气候干燥,但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在重阳节这几天连续下雨也非常正常。
3、常言道:“立冬,十月节”,农历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份,而立冬节气是冬季的开始。但是到了立冬不下雨的话,可能就意味着今年冬天雨水稀少,很多农民在秋天种植的越冬作物非常难撑到下一年。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