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每年发生一代,卵期7-8天,幼虫期15-20天,蛹期10-15天,成虫寿命约1年。
规律:成虫于田埂、石块下、杂草间或根际土块下越冬,翌年3-4月于杂草上活动,随后移至秧田为害并产卵。4-5月份,幼虫盛发开始为害早稻本田,5月底至6月初化蛹,6-7月份成虫大量羽化并取食一段时间,入秋后飞至越冬场所准备越冬。
一、水稻负泥虫的出现规律
1、发生规律
(1)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稻田附近的背风向阳的田埂、沟边的石块下和禾本科杂草间或根际的土块下越冬。
(2)越冬成虫在3-4月出现,先群集在沟边禾本科杂草上取食,当秧苗露出水面时,便迁移到秧田为害。卵常产在近叶尖处,幼虫孵化后在早晨或阴天活动,咬食秧苗叶肉,残留表皮,叶片受害形成纵行透明条纹,叶尖渐变枯萎,严重时全叶焦枯破裂。
(3)4-5月幼虫盛发,为害早稻本田。5月底6月初开始化蛹,老熟幼虫脱去背上屎堆,分泌白色泡沫凝结成茧,在里面化蛹。6-7月成虫大量羽化,新羽化的成虫当年不交尾,取食一段时间,入秋后迁飞到越冬场所。
(4)成虫寿命可长达一年,每只雌虫能陆续产卵约200粒。卵期7-8天;幼虫期15-20天;蛹期10-15天。
2、 生活习性
(1)幼虫
①卵多在上午孵化。幼虫于清晨露重时很活泼,集中于稻叶的正面及叶尖,阳光猛烈时则隐蔽于背光处。
②幼虫除了蜕皮前后外,经常背负粪块。老熟幼虫将排泄物除去,爬到适宜处所,吐出白色胶状物作茧,藏身其中,约经2~4天即化成蛹。幼虫期10~15天。
(2)成虫
①成虫喜阴凉潮湿环境,早晨及阴天活动最盛。越冬成虫出蛰后交尾,可产卵多次。
②卵产于叶片正面距尖端约3厘米左右处,间亦产于叶鞘及叶背,每雌每次产数粒至10多粒,约略沿叶脉排成两列,亦有散产的,一生可产卵数十粒至100多粒。
③新成虫当年不交尾产卵,稍取食水稻后,即陆续向田边迁移找寻蛰伏场所,成虫的迁移还可借水飘流。
二、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
1、清除害虫越冬场所杂草,减少虫源。
2、不过早插秧,尤其离越冬场所近的稻田更不宜过早插秧,以避免稻田过早受害。
3、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扫虫。
4、药剂防治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150克;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150毫升;2.5%敌杀死乳油每亩20-30毫升;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50-75毫升;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每亩2-4克;48%毒死蜱乳油每亩50-75毫升。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