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种要慎重:平菇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广温型、低温型四种,需根据当地环境以及出菇季节选择合适类型。
选择优良菌种:挑选纯度高、无污染的优良菌种,切忌选用杂菌污染或纯度较低的菌种。
出菇管理:出菇时,首先保持菇棚通风畅通,其次需要控制好温度及湿度,其中湿度以75-95%为宜。
一、平菇菌棒生长缓慢怎么办
1、选种要慎重
(1)平菇的栽培品种,根据子实体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大致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广温型、低温型4种。
(2)如果在栽培时品种选择不当,就会出现出菇迟、甚至不出菇的情况。所以,对于平菇的栽培,要根据出菇季节以当地气候合理选择适宜的品种。
2、选择优良菌种
(1)平菇的菌种是指平菇菌丝的纯培养物,可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等,菌种不可出现品种混杂、菌种不纯、杂菌污染的情况,否则就会导致平菇不出菇和出菇缓慢的情况发生。
(2)所以农户在生产中一定要选择优良菌种,以确保菌种的纯度,以免出现菌种污染而有些到平菇的栽培效益,造成经济损失。
3、出菇管理
(1)在平菇出菇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是要保持菇棚通风畅通,如果通风不畅、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较强、空气流动性差时,都会引发子实体生长慢、长势不良等情况。
(2)再就是要调控好温度,要根据平菇品种的类型对出菇温度的要求,调节出菇棚的温度,尽量满足子实体对温度的需求。
(3)最后就是要确保湿度,平菇子实体发育需要潮湿的环境,湿度要求为75%-95%,湿度不合适也会发生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正常。
二、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
1、堆垛发菌后,必须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垛的温度,同时要注意堆垛温度的变化。天气温度有变化时,必须改换菌袋的打垛方法,发菌最适温度是25°C-30°C,高于30°C时必须要散堆。
2、堆垛后每隔5-7天必须翻垛一次,翻垛时要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料袋往下垛,里面的料袋往外垛,外面的料袋往里垛。这样可以使菌袋的受温一致,发菌也会整齐,翻垛时如果发现有杂菌污染的料袋,必须要将其拣出。
3、菌丝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变大,如果袋内供氧量不足就会影响菌丝生长,当菌丝长进料内2-3厘米时就必须采取供氧措施。
4、可在菌丝生长带的上端1-2厘米处用大头针刺8-10个孔,或用竹筷从袋口往里面扎3-4个孔进行通气,也可以将料袋两头扎紧的绳子松开一点,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