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属于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除西北地区以外的各个地区,常见于丘陵地区的山涧溪流。
马口鱼鱼体延长、侧扁,头大、圆,上下颌边缘凹凸形似马口,口角具1对短须,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灰白色,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繁殖期间,雄鱼头下侧、胸鳍、腹鳍、腹部均呈橙红色。
一、马口鱼简介
1、鱼种论述
马口鱼别称山鳡、桃花板、麻口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小型淡水鱼类,我国除西北地区外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区的山涧溪流中最常见,个体通常在50克以内,最大个体可达100-150克。
2、形态特征
马口鱼体延长、侧扁,头大、圆,吻短,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形似马口,口角具1对短须,眼小,头后隆起,腹部圆,鳞细密,背鳍短小,胸鳍长,腹鳍短小,臀鳍发达,尾鳍深叉形,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灰白色,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生殖期雄鱼头下侧、胸鳍、腹鳍、腹部均呈橙红色。
3、分布范围
马口鱼的分布非常广泛,我国除了青藏高原、新疆、台湾等地外,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的东部江河中均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区的山涧溪流中最常见,但近年来因过度捕猎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野生马口鱼已变得越来越稀缺。
二、马口鱼的生活习性
1、环境
马口鱼是溪流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丘陵地区水温较低的山涧溪流中,喜在水草丰茂的水体中上层活动,对水质要求高,最适生长水温20-25℃,摄食临界水温0-32℃。
2、食性
马口鱼是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食物匮乏的季节也吃草籽、树籽、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植物性食物。
3、繁殖
马口鱼是卵生鱼类,性成熟期比较短,1龄鱼可达到性成熟,产卵期6-9月,繁殖期雄鱼会显出艳丽的婚姻色以招引雌鱼,幼鱼孵化后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觅食、肥育。
三、马口鱼苗怎么培育
1、培育池在催产前三天每池用生石灰35kg进行了消毒,于6月16日上午加水至75cm,下午每池放艾草80kg+鸡粪10kg,以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
2、上午把马口鱼水花分别入18和19培育池,下池时培育池水温23.5℃,孵化桶水温22.5℃。
3、在鱼苗长至2cm前,除每天投喂两次豆浆外,每隔2-3天每池补施鸡粪10-15kg,以确保培育池内有充足的天然饵料。
4、当鱼苗长至2cm时,开始驯化投喂蛋白质大于42%的微粒浮性颗粒饲料。
5、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每隔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cm左右,培育后期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池水的五分之一,7月23日拉网锻炼并测量鱼苗,大部分已长至4cm,于7月28日销售3.5万尾,剩余2.8万尾分塘进行大规格培育。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