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基部叶鞘中等紫色,倒二叶叶片、叶耳花青甙有显色,茎秆节花青甙有显色,茎秆基部节间包裹,柱头中等紫色。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一、内7优573水稻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川审稻20210017。
2、作物名称:水稻。
3、品种名称:内7优573。
4、申请者:四川农业大学。
5、育种者:四川农业大学、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6、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利用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选育的不育系内香7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57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优质新品种。
7、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及攀西生态区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二、特征特性
1、该品种基部叶鞘中等紫色,倒二叶叶片、叶耳花青甙有显色,茎秆节花青甙有显色,茎秆基部节间包裹,柱头中等紫色。
2、2017-201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47.3天,比对照宜香优2115早熟1.0天,株高114.9厘米,亩有效穗13.0万,穗长24.6厘米,每穗着粒数184.1粒,结实率88.9%,千粒重29.6克。
3、谷粒椭圆形,无芒,糙米浅棕色。
4、品质测定:糙米率80.8%,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6.1%,粒长6.7毫米,长宽比2.5,垩白粒率13%,垩白度1.3%,透明度2级,碱消值5.1级,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14.1%,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
5、食味鉴评77.25分。
6、2018-2019年参试四川省水稻攀西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70.6天,比对照早熟0.1天,亩有效穗14.9万,株高111.3厘米,穗长24.7厘米,每穗着粒数219.0粒,结实率86.4%,千粒重30.0克。
7、品质测定:糙米率80.6%,整精米率72.0%,垩白度2.9%,透明度1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16.2%,粒长6.3毫米,精米率75.0%,长宽比2.4,垩白粒率20%,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
8、稻瘟病抗性鉴定:2017年叶瘟4、6、6、4级,颈瘟5、7、5、5级。
9、2018年叶瘟4、5、6、5级,颈瘟5、5、5、5级。
10、感稻瘟病。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2、合理密植。
3、肥水管理: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管水。
4、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四、产量表现
1、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15公斤,比对照宜香优2115增产6.57%,增产点率89%。
2、2018年中籼迟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79.62公斤,比对照增产4.69%,增产点率89%。
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5.89公斤,比对照增产5.63%,两年共18个试点,增产点率89%。
4、2019年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54公斤,比对照增产3.84%。
5、201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攀西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5.98公斤,比对照宜香优2115增产3.38%,增产点率100%。
6、2019年攀西迟熟组续试,平均亩产758.09公斤,比对照增产5.79%,增产点率80%。
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802.04公斤,比对照增产4.59%,两年共10个试点,增产点率90%。
8、2020年攀西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1.82公斤,比对照增产1.28%。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