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型塔型,株高77.4cm,第一果枝节位5-6节,着生高度26.7cm,果枝类型为I式,叶色绿,花冠较大,花乳白色。
春播最适播期在4月20-25日。
该品种符合辽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省特早熟棉区种植。
一、辽棉42棉花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辽审棉20190002。
2、作物名称:棉花。
3、品种名称:辽棉42。
4、申请者: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5、育种者: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6、品种来源:辽棉27×辽8181。
7、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辽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省特早熟棉区种植。
二、特征特性
1、株型塔型,株高77.4 cm,第一果枝节位5-6节,着生高度26.7 cm,果枝类型为I式,叶色绿,花冠较大,花乳白色。
2、单株结铃平均10.6个,单铃籽棉重6.19 g,子指9.97 g,衣分40.1%,铃卵圆形。
3、纤维主体长度32.0 mm,整齐度指数85.2%,断裂比强度30.9 cN/tex ,马克隆值4.6,伸长率7.4%。
4、生育期126天,霜前花率92.9%。
5、高抗枯萎病(3.01),抗黄萎病(18.09)。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春播最适播期在4月20-25日。
2、辽宁棉区种植密度每公顷10.5-12万株。
3、前期要施足底肥,保障旺盛的营养生长。
4、后期可根据不同地区的肥力适当追肥。
5、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据气候和棉花长势情况,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化控。
6、打顶后药量适当增加,控2-3次,间隔7-10天控一次。
7、苗期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花铃期及时防治棉铃虫。
四、产量表现
1、2017-2018年参加了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2点次增产,0点次减产。
2、两年区试平均籽棉每公顷产量3379.8 kg,比对照增产13.9%。
3、皮棉每公顷产量1269.8 kg,比对照增产8.7%。
4、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1086.0 kg,比对照增产8.27%。
5、2018年同时参加了生产试验。
6、以主推品种辽棉23号为对照品种。
7、籽棉每公顷产量3667.7 kg,比对照增产4.4%。
8、皮棉每公顷产量1443.6 kg,比对照增产3.0%。
9、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1336.0 kg,比对照增产4.3%。
10、增产点比率100%。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