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尖发黄一般为赤枯病,主要是因为缺乏钾元素所致,并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其容易发生。
赤枯病发生时,每隔5-7天喷施一次生根剂、稻瘟酰胺或富士一号、磷酸二氢钾,连续喷施2-3次。此外,在种植水稻前需要对稻田进行深耕深翻以及晾晒处理,避免滋生细菌。
一、水稻叶尖发黄的原因
1、水稻叶尖发黄是赤枯病,主要由缺少钾元素引起,在发病初期,叶子上部会出现少许的黄色斑点,后期病斑逐渐扩大、增多、转移,导致水稻完全枯萎。
2、水稻赤枯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后,应该及时喷洒药剂,使用生根剂、稻瘟酰胺或富士一号、磷酸二氢钾进行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连续使用2-3次。
3、种稻水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阶段,大多使用机器整地,然后将土壤晾晒1-2天后再使用,以免滋生细菌。
二、水稻心叶卷成筒状的原因
1、萘乙酸危害
水稻心叶出现筒状,多数是由于过量使用萘乙酸生根粉或者是含有萘乙酸成分的其它产品造成的,发病的高峰期为育苗期,即秧苗长出2.5-3叶时。
2、除草剂影响
水稻的心叶如果在5-6叶期出现筒状叶,也可能是因为底药中有2.4 D除草剂,或者其它激素类药物,因为用量过大和水深没心造成的药害,严重时会影响秧苗的发育。
3、施肥过多
水稻在苗期不可施加过多的化肥,一般以稀释的复合肥为主,否则稻田中的药物残留过多,就会出现心叶卷成筒状的现象,施肥前先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
4、防治方式
对于发现早的筒状叶水稻,可以为其增施晶体硫酸铵加锌肥,以促进植株分蘖,增加蘖穗,减少损失,或者喷洒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以及喷叶面肥加芸苔素内酯。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